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,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,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发病急、死亡快。其病原是大肠杆菌。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,各种日龄的鸭均可发生**,尤以2~6周龄的小鸭或中鸭多发,其病多发于春初、秋末。
主要症状
1、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,体质较弱,闭眼缩颈,腹围较大,常有下痢,因败血症死亡。
2、较大的雏鸭发病后,精神委靡,食欲减退,隅立一旁,缩颈嗜眠,两眼和鼻孔处常附黏性分泌物,有的病鸭排出灰绿色稀便,呼吸困难,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、脱水死亡。
3、成年病鸭表现喜卧,不愿走动,站立时,可见腹围膨大下垂,呈企鹅装,触诊腹部有液体波动感,穿刺有腹水流出。
**措施
1、搞好环境卫生,加强鸭群饲养管理。特别注意检查水源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,如有则应**更换;注意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,**通风,降低灰尘,勤于除粪,减少氨气的含量;鸭舍、孵化器及用具经常清洁和**;种鸭场应及时集蛋。
2、接种菌苗。目前国内常用**有大肠杆菌甲醛灭活苗和大肠杆菌灭活油*苗两种,**是用自发病鸭分离的大肠杆菌株制备多价**进行**,可**地控制本病的发生。
上一条:易倍体育app官网腹泻的病因及治理方法
下一条:冬季肉鸭养殖注意事项 |
返回列表 |
站内查询
查询名称: